光伏立功,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高

OFweek、世纪新能源网 综合报道

日前,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最新的电力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在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全球电力需求有所降低。但能源结构却有了明显改善,传统煤电发电比例大幅降低,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接近30%,成为重要电力来源之一。

这对于未来全球的能源结构转型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人口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不高,但能源消耗巨大,尽管出台了很多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但想要完成转型依然任重道远。而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在大力发展工业,非常倚重价格低廉的煤电,这也给全球能源结构转型造成了很大困难。

从现在来看,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促使很多国家都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尤其是近十年来成本显著降低的光伏。亚洲国家是发展光伏最为积极的地区之一,欧洲地区很多国家也加大了光伏产业的补贴,美洲国家如巴西等光伏新增装机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拥有不小的光伏产业优势,持续的技术迭代和规模化量产,也让成本相比其它海外企业有着不小的优势。未来将是中国光伏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机遇。此外,EIA也在本次报告中指出,2021年核电可能会出现迎来不错的发展机会,预计全年核电发电量将会提高2.5%。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指出,随着光伏发电迈入全面平价时代,过往以电价补贴推动、引导和调整市场规模和布局的项目建设管理方式和政策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十多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了规模化持续增长,支持政策在各阶段光伏市场、产业培育上持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光伏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环境要求。

同时,碳减排目标,为光伏发电未来的市场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的空间。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逐年提升消纳责任权重指标,将为可再生能源的后平价时代发挥重要的作用。提升技术、降低成本是光伏发电行业长期努力方向,政策上平价时代更应降低、控制非技术成本。按照行业内的预测,未来5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以7000万千瓦/年的速度增长,市场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