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新能源应邀参加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

912-14日,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FEC2023)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举行。大会以“绿色 持续 共生 向新”为主题,设有CTO、院士、国际三大主论坛,以及青年、碳中和产业合作、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氢能技术与应用发展、绿色金融与可持续投资、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城市能源与智慧交通创新等专题论坛。常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美国国家科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科研机构、能源企业、重点高校等100余位专家和近700位代表参会,逾十万人在线观看大会直播。通威新能源受邀参会,通威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吴小平出席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全球 CTO 论坛,通威新能源工程设计四川有限公司工程师计翔出席清洁能源技术创新论坛并进行演讲。

通威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吴小平参与能源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圆桌对话

作为未来能源大会的重要主题论坛之一,未来能源大会全球 CTO 论坛围绕清洁能源、储能技术、能源效率提升、智能电网等方面最新进展,邀请能源行业的权威专家、头部企业CTO分享探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能源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圆桌对话环节,吴总表示,创新是光伏生存的需要。电力作为像粮食一样的基础消费产品,新能源一直在不断努力创新争取最有竞争力的度电成本,光伏与土地利用的有机结合成为光伏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基于通威农业及新能源的资源优势,通威渔光一体成为土地资源高效复合利用的最优解之一,而通威新能源也不断加强技术发展及模式创新,构筑出对土地资源更加友好的解决方案。

期间,吴总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新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通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和以饲料工业为核心、不断延伸和完善水产及畜禽产业的绿色农业产业链条。基于绿色农业与绿色能源的基因,通威提出了“渔光一体”构想,并以通威新能源为投资平台,专注于“渔光一体”的投资开发、规划建设、智能运营全投资业务,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渔业养殖系统及新能源设计和一体化运营方式,充分实现土地复合利用,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经过多年深耕,通威新能源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设了52个以“渔光一体”为主的产业生态园,并网规模达3.7GW。而在技术创新上,通威新能源借助在渔光一体方面的经验,将来自渔业经营的经验汇集到项目建设中去,创新研发了更安全、更耐久、效率更高的柔性支架技术,帮助业界实现更高效的土地复合利用,为光伏电站开发和建设提供更多的选项和可能。现在,通威柔性支架的净跨度最大可以做到60米,每MW 50根立柱。一般项目净跨度控制在40米左右,每MW 45根以内立柱,净空最大做到10米。相比于传统方案,通威柔性方案实现了部件数量、用钢量、立柱数量大幅度减少,简洁优雅的设计,保证了解决方案的成本竞争力和安装的便捷性。

谈及对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展望,吴总表示,通威一直倡导“为了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新能源的发展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通威新能源一直致力成为美丽乡村践行者、绿色渔业先行者、产业升级驱动者、联农助农探索者。通威新能源将持续深耕,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技术支撑,同赴振兴乡村路,共圆美丽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