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经验丨吴老支招:人工养殖鲈鱼,技术、疫病预防上该注意些什么?

| 1299阅读 0评论
鲈鱼是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烟酸、磷和铁等营养物质,能补肝肾、健脾胃,可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鲈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天然以小鱼虾为食,人工养殖经济效益高。本期介绍一组鲈鱼人工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养殖环境要求

鲈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池塘过小,水体窄,溶氧不足,难以高产;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操作。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最好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同时须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方可放苗。放苗前半个月要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未经干塘曝晒的,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已经干塘曝晒的,在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且彻底清除野杂鱼。

2、培育放养鱼苗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方可投入盐度1‰的暂养池暂养过渡。一般放养密度每亩约8000尾,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网格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剩饵,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污染并增加养殖效益。

下池第二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然后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暂养期间每周用0.3国际单位强氯精或15国际单位福尔马林泼洒消毒1次。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1次。

经过20多天饲养长至4~6厘米时经过筛选后按大小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2500~3500尾,水深1.5米以上,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每天投饲2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每月用通威活力健、肽给力投喂2次,每次连服3天,同时定期用0.4国际单位强氯精或20国际单位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放苗后要开足增氧,最好用散气石底部增氧,第一天一般不投饵料,一天后逐步开始投料训食,要求定点定时,一般4餐,开口饵料以水蛛最好,也可以鱼浆混和部分鳗鱼饲料开口,至鱼苗5~6厘米时可以逐步投喂膨化料,鱼苗阶段喂料要适当添加防肠炎类药,网格随鱼苗长大逐步拆除。

3、加强日常管理

鲈鱼苗种培育成体长达10厘米左右时放入池塘进行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放养规格力求整齐,以免相互残食,放养密度以每亩1000~1500尾为宜,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鳙鱼种40尾、鲢鱼种20尾及彭泽鲫2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增加产量。

9~10月温度适宜是鲈鱼快速育肥阶段,不可忽视水质调节。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水深80厘米左右,施放部分复合肥培育浮游生物。鲈鱼为底栖性鱼类,喜欢在清洁、溶氧量较高(每升4~6毫克、透明度在30~40厘米)的水体中生活,应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及时加注新水。前期由于鱼小温度低,水质容易控制,加水、换水周期可长一些。随着鱼体的生长和鱼池生物量增加,应做到勤巡塘,经常注入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

投饵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一般日投喂2餐,分别在早晨6~7时和傍晚的6~7时,应在塘中搭一饵桥,每餐正常投喂至八成饱为宜。如遇高温、降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次投饵注意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应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养殖密度过高塘底容易残留大量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随着鱼体长大增加开氧机次数,也可适当施放生物制剂有效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晚上,特别是下半夜2~3点钟要巡查增氧机运转情况。

4、科学防范疫病

鲈鱼喜暴食容易发生肠炎病,白天要观察鲈鱼吃食增减情况以判断其健康状况。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因投喂变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引起,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避免污染水质,减少肠胃病的发生。治疗时先减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拌饵投喂3~5天可痊愈。同时巡查有无鱼游水,一般大量发病前会有少量鱼游水,此时是看病与用药的最佳时期,也是预防关键期。

秋季易发肝胆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吃食减少,逐步有鱼游水并出现不明死亡。主要原因是高密度养殖下药物施放频繁,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在鱼体中慢性积累,导致鱼体器官功能失调和组织损伤。或长期过量投喂,鱼体肝脏长期超负荷导致代谢失调、代谢紊乱所致。应调控好水环境,科学投喂,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胆类中草药拌料投喂有一定预防作用。

秋季易患寄生虫病,应做好消毒与杀虫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频率视鱼吃食情况而定。寄生虫病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表现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般寄生虫容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以杀虫后一般要消毒。多采用换水改良水质进行预防,治疗可用每升0.77~1毫克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每升20~25毫克福尔马林全塘泼洒。
收藏

已有436 人点赞

  • 游客588

    游客588

  • 游客108

    游客108

  • 游客958

    游客958

  • 游客421

    游客421

  • 游客546

    游客546

  • 游客316

    游客316

  • 游客488

    游客488

  • 游客854

    游客854

  • 游客907

    游客907

  • 游客281

    游客281

  • 游客131

    游客131

  • 游客487

    游客487

  • 游客221

    游客221

  • 游客90

    游客90

  • 游客139

    游客139

  • 游客60

    游客60

  • 游客256

    游客256

  • 游客593

    游客593

  • 游客259

    游客259

  • 游客507

    游客507

  • 游客618

    游客618

  • 游客766

    游客766

  • 游客601

    游客601

  • 游客219

    游客219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

          热门通心号查看更多>